知否新聞網
搜尋
搜尋
選情報導
選情報導首頁
台中選情
新竹選情
雙北選情
台東選情
雲林選情
苗栗選情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首頁
美食
旅遊
評論
評論首頁
人物
人物首頁
旅遊
旅遊首頁
特色民宿
景點報導
旅遊活動
旅遊日記
美食
美食首頁
美食日記
景點美食
特色餐廳
地方府會
地方府會首頁
社區
社區首頁
名人專訪
校園傳真
村里大小事
協會社團
政治
政治首頁
立院
立院首頁
兩岸
兩岸首頁
生活
生活首頁
消費
時尚
新冠肺炎
體育
體育首頁
財經
財經首頁
社會
社會首頁
Facebook
Ig
黃緯縈說要想客家小炒味道好材料不能少
2022/07/17 01:47
桃竹苗特派員 何高祿∕報導
黃永秀(右)、黃緯縈(中)姊弟和戴家緣(左)老師,三人組合 何高祿攝
客家小炒要想好材料不能少 何高祿攝.
開口笑烤餅夾客家小炒 何高祿攝
黃永秀、黃緯縈姊弟和戴家緣老師,三人組合在客家小炒競賽中以虎咬猪造形,做出客家創意料理,呈現客家勤奮耐勞精神,挑起了舉辦客家小炒,推展客家文化真實意義。
傳統風味客家小炒,是客家菜的臺柱,在細品這一道菜過程中,五花肉、豆乾、魷魚、芫荽、芹菜、蔥與醬油,在人口前即感受到各種不同結合,有硬有軟,有靭有脆,更可以讓食客多加些飯量,即鹹又辣、油亮又香氣十足的重口味家常菜。
由廚師學徒開始踏入客家料理,有二十多年主導客家菜經驗,在竹北市文孝街五十六號經營旺來快炒店的負責人黃緯縈說,早期的客家菜沒有紅辣椒、綠辣椒,一來客家先民不怎麼吃辣,加上綠辣椒價格比較高些,不符合客家節儉精神,現在不一樣了,時代變更飲食習慣也在改,有些主動要加辣椒。
客家人勤勞刻苦,體力消耗比較大些,習慣吃結實點食物,早期客家人早上幾乎都是吃乾飯,要有配菜,有些家庭主婦準備早餐的主食和菜色,幾乎在中晚餐雷同,因為早上不吃乾飯,沒有力氣幹活。
基此,黃緯縈和姊姊黃永秀及戴家緣老師商議,以開口笑烤餅夾客家小炒,呈現出客家人早餐吃硬、不吃軟的傳統文化習性。黃緯縈說,客家菜各家作法不盡相同,如食材用量多寡,下鍋先後時機有別,但是基本食材芹菜、蒜苗、蔥、辣椒、蒜頭、魷魚、五花肉、條狀豆乾、米酒、醬油一定不能少。
如果少了可能就會覺得走味,已經不叫客家小炒,可以勉強換個創意名字叫「類客家小炒」。
也許您會感興趣
風城公園里長林季蓉培養藝術家彩繪新公園
竹北最有身價的休閒庭院縣福園
多元行銷提升能見度振興經濟 雲林文化觀光品牌展現亮眼的成績
推薦閱讀
2023/06/06 19:15
義民中學努力78年培育出一位醫科生
2023/06/06 19:33
孩子不問好等於沒禮貌可以改善
2023/06/06 19:47
天坑旁人行道下見孔洞要求回填
2023/06/07 00:02
預防醫學概念匯集 共創健康新聚點
2023/06/07 11:53
藝術家施雪紅在新豐國小分享愛與人生
2023/06/07 18:49
山城苗栗縣加強推廣世界食安日保民安康
2023/06/07 19:05
楊文科親自下海宣導健康飲食
2023/06/07 22:49
藝術家溫進燻彭碧鈴楊能傑老同學風雲際會新聯展
2023/06/08 01:21
立委劉建國爭取大豆災害補助
2023/06/08 01:31
道路老舊需整修 劉建國爭取雲林道路改善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